工商年檢,即工商年報。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按年度對企業進行檢查,確認企業繼續經營資格的法定程序。每年6月30日前,凡領取《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執照》的企業,必須將上年度部分經營信息向社會予以公示,完成工商年檢工作。如果企業工商年檢不及時,或信息填報有誤,很可能被工商部門拉入名單,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極大影響企業信譽。
1,企業做年報注意事項
1、2012年度及之前未年檢也未吊銷、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繫的兩類企業將被重點排查。
2、符合註銷條件的企業積極依法註銷。
3、公司成立後無正當理由超過六個月未開業,或者開業後自行停業連續六個月以上等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吊銷營業執照情形的,可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
4、在聯絡員發生變更時,要及時做好相關變更備案登記。
2,企業年報常見的錯誤
1、企業聯繫地址填寫不準確,填寫的聯繫地址無法聯繫。
2、企業聯繫電話填寫不正確,抽查過程中無法聯繫。
3、企業公示股東出資信息未按照章程填寫,出現股東遺漏或者股東之間股權比例錯誤。
4、對認繳制認識不到位,出資時間未按章程約定的時間填寫,有的將成立日期誤認為是認繳日期。
5、對認繳制認識不到位,沒有正確區分認繳金額與實繳金額,認繳制企業資金未到位的情況下,錯將認繳金額填寫為實繳金額。
6、未依據公司章程中出資方式的規定填寫,出資方式與實際不符。
7、企業發生股權轉讓,填寫人員未向公司股東、法定代表人瞭解情況,未查詢公司相關記錄,在股東出資一欄中隨意填寫,且在“是否發生股權轉讓”一欄中未公示股權轉讓或者公示的轉讓比例錯誤。
8、企業有對外投資,填寫人員未向公司股東、法定代表人瞭解情況,未查詢企業長期投資明細或者公司決議、所投資企業股東名冊,隨意填寫,導致對外投資未公示或者公示錯誤。
9、填寫人員不細心,公示的會計報表數據與年度會計報表信息不一致,有的填寫人員甚至隨意填寫幾個沒有任何依據的數字進行公示。
10、填寫人員不仔細,誤將12月當月數據公示為全年數據。
11、填寫人員不仔細,沒有看清楚金額的單位,誤將萬元當元填寫。
12、填寫人員填寫多户企業時不仔細,將企業報表搞混,導致填寫財務數據錯誤。
13、新設立認繳制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未開展經營也未建賬,財務數據未如實申報,有的將未到賬的出資作為所有者權益填報,有的甚至胡亂填報數據。
14、企業未及時繳足或者挪用實收資本,未按照規定主動改正。
15、企業公示中依據虛假編制或者明顯錯誤的財務報表,導致企業公示財務數據錯誤。
16、填寫人員未向公司股東、法定代表人瞭解是否有對外擔保,隨意填寫,導致對外擔保未填寫或者公示錯誤。
17、企業發生出資信息變化、股權轉讓或者行政許可取得、變更、延續,未按照要求在20個工作日內在“其他自行公示信息”中及時、正確公示。